在这些说法中,环保与经济成了势不两立的两方。
10月4日(星期三):优。10月6日(星期五):优到良
被问责的乡(镇、街道办)超过三分之一或被问责有关责任部门超过5个的,问责县(市、区)委书记。9月29日,省大气办召开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新闻通气会,解读了《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暂行规定》。规定结果型的问责事项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连续两个季度在全省排名后十位的县(市、区),问责县(市、区)长,连续两个季度在全省排名后五位的县(市、区),问责县(市、区)委书记。对非由运维第三方采取的人为断电、人工遮挡、堵塞或加装过滤装置、采样口周边喷水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边局部环境,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发生1起、2起、3起的,将分别问责负有领导责任的副县(市、区)长、县(市、区)长和县(市、区)委书记。规定任务型的问责事项包括:对环保部交办问题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被发现超过1个、2个、2个、4个、6个的,对省大气办交办问题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被发现超过2个、4个、5个、8个、10个的,将分别问责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乡(镇、街道办)党委书记、分管副县(市、区)长、县(市、区)长和县(市、区)委书记。
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被发现在排污重点领域未设立网格化监督员和重点企业未设立驻厂监督员分别超过2次和4次的,将分别问责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和乡(镇、街道办)党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未完成上级交办问题整改落实超过10个和15个的,分别问责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请问我国污染源监管信息工作取得哪些进展?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有什么举措?刘友宾: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关社会组织发布的有关报告。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一直将固体废物作为环评的重点内容。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只能改善不能恶化,这是我们的底线。近期,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各地意见加上试点的情况,形成三线一单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开展这项工作。同步将县(区)环保局调整为市(地)环保局直接管理,领导班子成员由市(地)环保局任免。
三是从督促环保部门对企业依法履行信息公开职责进行监管的角度,按照现行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企业污染物排放动态信息的发布频次等要求。方案确定的改革主要领域:一个是通过空间管控,划好框子,强化规划环评的落地。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能与大家见面,并回答大家的问题。今年8月份北京市的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是每立方米38微克,同比下降了19.1%,月均浓度为近年来首次低于每立方米40微克,达到了历史的最低。二是2015年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还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都赋予了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和处罚权力,通过这些形成上下合力,对环评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
我们想通过这项指南能够重点解决一些问题,一个是要解决危险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要求,环评制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说审批事项多,规划环评落地难,项目环评针对性不强,未批先建、久拖不验等违法行为易发多发。在连云港试点过程当中,通过三线一单的编制,把国土空间划分成200多个管控区,对每一个管控区都提出了明确的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这对指导未来连云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依法推进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今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指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强调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加大环评改革的力度,让环评回归环评本意。
取消了竣工环保验收行政许可,改为建设单位自主开展验收。针对这些问题,最近我部印发了《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一是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新修改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已于2016年9月1日实施,这是继《环境保护法》修订颁布实施后,环境保护立法的又一重大突破。北京青年报:日前知乎上有个环评工作人员这样描述自己写的环评报告,很多东西都是想当然的,很多数据都是虚假的每天的工作就是复制粘贴报告,请问贵部如何看待一线环评人员认为环评报告与实践相互脱离的这种观点?还有网上传言称,有很多小的环评单位只顾挣钱,严重扰乱市场,请问如何确保第三方环评机构的公正准确?崔书红: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环评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今年上半年,邢台PM2.5浓度同比上升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改善率居河北省第三位。环保部也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把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依法加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抓手。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已经出现了令人可喜的现象,一些地方环境改善速度已经创造历史记录,以北京市为例,你刚才讲我们一些会议开的时候会有这个蓝,那个蓝,北京的八月份没有开重大会议,也出现了北京蓝。项目环评过去是边界不清,背负的内容太多。
在拆厂房的同时,规划建设另外一个国际一流的新兴产业园区,一方面把国际先进的高端企业引入园,另一方面引导被取缔的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提档升级、整合搬迁再入园,重新打造现代化、环保型的板材企业。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
二是从方便社会公众查询、监督的角度,将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由重点排污单位自行发布,并对发布信息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改革将以地方为主的市(地)环保局的领导班子成员任免体制调整为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
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狠抓全国环评审批信息四级联网。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有了生态保护红线以后,确定什么项目不能进入红线里面去,对空间布局的管控得到加强。二是通过导则的修订,定规则,不断规范项目环评,提高项目环评的针对性。国家、省、市、县环保部门通过四级联网把审批信息报送到一个平台上,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改变事中事后环评管理的模式。
二是建立完善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质量三挂钩的联动机制,服务环保中心工作,我们环保的中心工作是改善环境质量。对排污企业依法监管已经成为常态,所有的企业都应当适应这种常态,养成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的习惯。
以固化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空间准入和环境管理,在连云港,承德、鄂尔多斯、济南四个城市试点三线一单的划定,已经初步制订了三线一单编制的技术指南。下面,请崔书红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就是我们说的负面清单,哪些不满足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不能在这个区域布局。在这样一个省会城市里面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适宜,对其他省会城市都具有示范意义。
目前,河北、重庆、江苏、山东、湖北、青海、上海、福建等试点省(市)均已完成方案制定工作,环保垂直管理制度已经落地见效。另外通过公众的监督,也可以促进信息公开,包括企业的信息公开。第二个问题,关于环评发挥了哪些作用,我这个地方有一些数据。2015年以来全国有28个省级环保部门出台了新的环评审批目录。
开展中央环保督察的15个省,粗钢、有色金属、焦炭、平板玻璃、造纸等产量增速还高于全国的水平。没有开展的16个省份同比提高0.54%。
通过环境质量底线的划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一个区域的发展强度进行约束。环评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市场上利用他的资质恶意竞价、扰乱环评市场。环评是环境保护源头预防的一项重要制度。